从《使徒行者》系列看,香港电影IP"自造"的后二十年

杜威 王德醇
从《使徒行者》系列看,香港电影IP

今夏,暑期档开局不利,三个国产头部影片集体撤档,让影视行业哀声四起,信心低至谷底。而行至中期,又正在因“上位”影片的火热攻势而峰回路转,迎来了转机。

《哪吒之魔童降世》“神兵天降”,9天破20亿元票房壮举,拯救了危在旦夕的暑期档,也顺势将中国影史动画票房冠军揽在国产片名下。

《烈火英雄》切中“消防行业”题材,(投黑马  Tou.vc  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强共情的创作方法,也正在以单日亿元票房成绩将暑期档推向高潮。

而下一部被视作暑期档“救市”之作,或许就是8月7日上映的香港警匪电影《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以下简称《使徒行者2》)。

2 - 640?wx_fmt=jpeg.jpg

▲  《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剧照

在2019年,香港电影“救市”,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反贪风暴4》斩获7.8亿元票房,力压DC超级英雄《雷霆沙赞!》成为清明档票房冠军。

《扫毒2》也凭借12.9亿元票房成为进入暑期后第一部,是目前唯二超过10亿元票房的国产片。

每在国产片遭遇票房窘迫之时,“已死”的香港电影总能奔赴“救市”前线。

近年热映的香港电影,如《反贪风暴》《扫毒》《追龙》《澳门风云》《使徒行者》等系列,都显示出香港电影的一大独特魅力。一一一“香港电影「 IP自造能力 」”。

也正是因香港电影半个世纪以来,成熟的电影IP自造工业体系,在全世界讨论“香港电影已死”之时,继续维持着香港电影血液。

即将热映的《使徒行者2》系列就是“香港自造IP”的典型代表,从2014年热播的TVB警匪剧集《使徒行者》系列,到2016年《使徒行者》电影热映,取得6.06亿元票房。如今,2019年《使徒行者2》再被看作国内暑期档救市之作。

3 - 640?wx_fmt=jpeg.jpg

▲  《使徒行者》(剧)剧照

“使徒”,”行者”都是宗教用语。使徒:基督教用语,原意是受差遣者,指奉主差遣,得着权柄,有能力传扬福音,有恩赐教导真理,并建立教会的信徒。行者也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

两者相结合:在片中的含义是带着应有的权力,执行警察的任务,却无警察的职衔。对“卧底”一职进行了崭新诠释。

这一系列无缝连接的IP转化,显示出香港电影IP自造的能力,而隐藏在《使徒行者》系列背后,其实是“香港IP自造”的后二十年兴衰历程。

 香港电影“自造IP系列化”成功因素:

主创稳定、工业成熟、市场响应快  

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曾一度被视为亚洲首屈可数的,拥有成熟电影工业体系的地区。

香港电影市场像一部持续运转的机器,不断生产制造出具有香港特色的电影IP,风靡全世界,造就了“东方好莱坞”。

如果我们回顾“香港电影IP自造”发展史,赌片、武侠片、喜剧片、警匪片,这四大IP题材是其创作内容的中流砥柱。他们推动香港电影市场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折射出了香港电影其由盛转衰的过程。

熟知香港电影的人,会知道绝大多数的香港电影都是一个IP打造一个系列。王晶操刀之下,90年代诞生了《赌神》《赌侠》《赌圣》系列电影,剧情人物经常在不同的IP电影中互相客串,甚至称为王晶的“赌片宇宙”也不为过。

5 - 640?wx_fmt=jpeg.jpg

▲  《赌神》《赌侠》《赌圣》海报

港产警匪片“金字招牌”麦庄组合打造了《窃听风云》三部曲,刘伟强的《无间道》系列,“吴镇宇、张家辉、古天乐”铁三角参演的《使徒行者》系列。徐克执导的《黄飞鸿》系列等,黄百鸣担当制片推出的《叶问》系列等等。

2019年,《反贪风暴4》在内地获得7.95亿元的票房佳绩,助力《反贪风暴》系列在内地票房累计超过15亿元。从2014年开始基本上稳定在一两年即可推出一部的创作频率。

《扫毒2》虽然是时隔6年的续集作品,并在上映前经历了内地市场多部影片频繁改名、撤档等风波。

但其凭借优良品质和警匪题材加持,填补档期国产片空缺等因素让《扫毒2》成为了暑期爆款作品,票房相较前部高出10亿元。

《使徒行者》则从2014年的TVB热播剧系列,过渡到2016年热映的同名电影的热映。之后潜心创作三年,到2019年IP再创造后《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的众望所归。

6 - 640?wx_fmt=jpeg.jpg

▲  《使徒行者》(剧)《使徒行者》(影)《使徒行者2》海报

我们可以看出,香港电影人对于“自造IP”系列化格外热衷。一个IP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之后,主创团队往往能够快速跟进,根据影片的特性及时创作开始预热下一部作品,或把握节奏,暂且让IP沉寂几年,潜心创作之后,使得IP续集已最完美的方式再次回归到大众视野。

港片IP系列电影一般由原投资公司连续出品,稳定的主创团队保障电影不变味。大多数出品公司在投资电影时,会考虑到这部电影能否系列化,使IP持续输出商品化价值。

而近年,香港制造与内地资本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上下游关系。将电影的创作及营销进行模式化,其背后彰显出香港电影工业体系的成熟。

例如,《使徒行者2》由邵氏、嘉映影业共同出品。其中,香港邵氏负责制作,内地嘉映影业负责宣发。而《澳门风云》系列由博纳影业出品、宣发,并由星王朝摄制。

香港电影完成成熟的“IP自造”体系,就像一个框架,只要符合类型(如赌片、喜剧片、警匪片),都可以往同一个IP里填充,这也从另一方面展现了香港电影表达的自由度。

麦兆辉、庄文强的《窃听风云》系列,始终围绕“窃听”这一手段为剧情核心,虽然系列均由古天乐、刘青云、吴彦祖主演,但铁三角的身份、人设、故事都在不断重构,每一部《窃听风云》都是全新的故事,不拘泥于前作的人物关系,这就是自由度的体现。

7 - 640?wx_fmt=jpeg.jpg

▲  《窃听风云1》《窃听风云2》《窃听风云3》海报

《叶问》系列则只需轻轻带过叶问经历中如“逃港”“立馆”等重要事件,主要剧情均可自行再创作。

《反贪风暴》系列则保留主要人物,每部剧情以独立案件展开,与前作关联度大大降低,使得观众能够快速进入故事,获取高效的市场反馈。

赌片系列更不用说,就好比《赌侠》《赌侠2:上海滩赌圣》《赌侠1999》《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都是戴着同一顶IP帽子在跳舞。

从《家有喜事2009》到《花田囍事2010》,从《最强囍事》到《八星抱喜》、《六福喜事》,这类主打贺岁喜剧的“喜事”IP,基本上都是黄百鸣操刀、铁打的古天乐,故事不断变换。

回到开头所讲的由“吴镇宇、张家辉、古天乐”三大影帝创造“《使徒行者》”IP,《使徒行者2》并不按照前传或后传的思路,创造特定时代下以“卧底”为主角的类型片,同样是港片IP可进可退自由度的体现。

可如今,即便有完整成熟的香港工业体系做支撑,四大“自造IP”系列题材为创作者保驾护航。在近年,却依然传出了“香港电影已死”的论调。

其中,香港“武侠片”最后的鬼才大师徐克专注《狄仁杰》系列以及内地贺岁大片的创作,让曾经风靡东南亚的武侠片再难有佳作问世。

“赌片”也只有王晶,凭借口碑并不好的《澳门风云》苦苦支撑。

喜剧片也因周星驰的北上之旅,让港产粤语喜剧片跨越20年之后,显得暗淡无光。

香港电影曾引以为傲的四大“自造IP”题材,逐渐失去了三大主力军。

而唯一保留“港味”创作,并能够在内地市场持续获得不俗票房成绩的“自造IP”唯有“警匪题材”。

8 - 640?wx_fmt=jpeg.jpg

▲  《扫毒2:天地对决》海报

今年,从清明档冠军《反贪风暴4》,暑期档首部国产片10亿元票房的《扫毒2》到被寄予暑期档救市希望的影片《使徒行者2》。

无不彰显着“香港自造IP”最后自留地一一警匪题材那历久弥新的魅力。

香港电影IP发展现状:

“万分危急”,警匪题材或成最后护城河 

2010年之后香港电影很多“自造IP题材”在系列化的过程中为追求时效而降低质量,互相抄袭、同质化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不少作品极度容易沦为粗制滥造,电影口碑也一路跌至谷底,这是现如今观影素质逐渐提高的内地市场不可接受的。

现在的香港电影,数量和质量已经无法与当年的黄金时代作品相提并论。甚至,单纯依靠香港市场难以保持温饱,主要电影人纷纷北上淘金。

同时,还伴随着香港电影人“青黄不接”,原创性严重不足等行业现象。这让香港电影人单纯依靠“IP快餐品”消费情怀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香港电影已死”的论调也由此展开。

但在这样万分危急的市场背景下,香港电影还是可以看到些许曙光。如果,香港电影人可以重启香港电影老IP制作,探索“旧瓶装新酒”的新路径,或许可以提前振兴香港电影。

而探索老IP制作的路径不能是盲目的。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赌片、喜剧片、武侠片,因为创作者青黄不接,题材IP无法得到内容创新等原因而鲜有佳作问世,逐渐淡出观众视野。

赌片面对内地市场的监管逐渐变味,将动作、喜剧等其他元素无限放大。

内地电影市场一年出产武侠片仅一两部,港产武侠片的创作早已同步收窄。

香港喜剧片面对内地喜剧片的超强竞争,因为语言、地缘等因素失去先天优势,在内地多少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此时警匪片正在成为拯救港片的主力军,或许也是最后的护城河。

壹娱观察整理了,2016-2019年香港电影票房前五数据。(《无双》同样获得12.74亿元票房,但因还未形成IP系列,并未在本文中讨论。)

通过榜单可以看出,香港电影能够在内地取得高额票房成绩的,全部为系列警匪IP港片。也是近四年,唯一能撑起10亿元以上票房体量的香港电影题材。

同时,有目共睹的是,保持警匪IP港片创作力的香港电影人,相较香港其他三大类型题材数量更为庞大。

杜琪峰的银河映像、“麦庄”组合、刘伟强、叶伟信、邱礼涛、文伟鸿等等。

9 - 640?wx_fmt=jpeg.jpg

《追龙》《使徒行者》《扫毒2》《反贪风暴4》等警匪IP题材作品是近年能够在内地电影市场取得不俗票房成绩并带来火热话题度的香港电影。单就这四部香港影片,总共取得了33亿元票房佳绩。

而除了上述提及影片,从2019年香港电影公司公开片单来看,还有嘉映影业的《风林火山》《使徒行者2》、英皇电影的《限期破案》、寰亚电影的《沉默的证人》、《犯罪现场》、《拆弹专家2》等警匪影片的风起云涌。

这正说明了香港电影警匪片向上发力,而警匪IP无形中就是冲锋主力军。

更重要的是,警匪题材影片近年也不像香港其他三大类型题材“赌片、武侠片、喜剧片”那样“快消费、高产出”。

不少香港警匪题材电影IP续集,为了优质化而步伐放缓,开始注重市场口碑加强精细化打磨。

《使徒行者2》就在香港电影IP续集的“快消品”浪潮中,显得更为稳重。

2016年后获得6.06亿元票房佳绩之后,嘉映影业并没有急于求成快速推出续集,而是打磨三年之后,原班人马重启项目企划,这种情况近年在工业化体系完善的香港市场并不多见。

10 - 640?wx_fmt=png.jpg

▲  《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剧照

更早前,梁乐民和陆剑青在将《寒战》推出续作的道路上也显得十分谨慎,2012年的第一部和2016年的第二部相隔四年,逐步拓展了影片格局,而今年《寒战3》依然还未传出重要消息。

寰宇电影也是时隔五年,(投黑马  Tou.vc  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再推《扫毒2:天地对决》,最终获得12.9亿元的超高票房。

香港本土市场有限,内地市场竞争激烈,即便IP加身,内外交困的香港电影最终也只能选择背水一战。

而通过《使徒行者2》《反贪风暴4》《扫毒2》等警匪题材港片的热映,寄希望可以带动香港电影IP自造的后二十年的新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使徒行者2》截至目前,首映排片占比为同档期最高的36.5%,凭借其经典IP再造,香港警匪题材加持。我们有理由相信,《使徒行者2》就是下一部推动暑期档大盘的“救市之作”。

(文章来源于:壹娱观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