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撤的比上的还多。”谈到近期的IPO数量下滑,一位资深创投大佬向记者坦承惨状。
自注册制以来,“IPO红利结束”已经不知道被议论多少轮了。从破发潮到现场检查风暴,再到“严把入口关”,每一次市场形势和政策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创投基金的退出。虽然每次总会有一些GP中招,但整体而言IPO数量始终维持在高位,大多数GP依然在享受红利。
而这一次跟过往不太一样。9月、10月以来,IPO几乎是进入“速冻”状态。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在10月份,包括A股、港股以及美股在内,仅有18家中国公司成功IPO,IPO数量同比下降51%,募资额同比下降61%。如果只看A股(包括北交所在内),10月份只有11个IPO,IPO数量同比下降64.52%,募资额同比下降69.75%。
自注册制以来,A股还从未有过这么大幅度的IPO数量下滑,说IPO红利结束不再是耸人听闻。近两年来,在IPO节奏还保持着高速的时候,一级市场就已经深陷退出难,LP们都在嗷嗷叫着要DPI。现在又迎面撞上IPO数量下降,GP与LP们这下只怕要薅秃头皮了。
回顾中国创投行业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能对整个行业造成最大、最直接影响的事件,莫过于IPO形势的变化。2012年IPO暂停导致的“PE寒冬”曾让大批GP就此消失。这一次的IPO数量下滑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前面那位大佬表示:“影响很大,后面会显现出来。”
IPO现“零受理”
对创投机构来说,在当下的市场形势下要拿下一个IPO有多难?
首先,受理这一关就不容易过。根据投中研究院的报告,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沪深两市新受理的拟IPO企业均为0家,只有北交所新受理了3家。沪深两市零受理,传递出的信号不言而喻。
上会数也在明显下降。2023年1-9月,平均每月有33家公司首发上会,其中最高的3月份有多达56家公司上会,9月份也有31家公司上会。而10月份仅有4家公司安排首发上会,其中还有两家由北交所贡献。
再来看注册数。2023年1-9月,平均每月有31家公司获得注册批文,而10月只有11家,其中有5家来自北交所。
最后是IPO数量,前面已经引述过数据,10月份的IPO数大约是9月份的一半,上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8月27日证监会表示要“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到10月份IPO节奏是实打实的降了下来,尤其是沪深两市。一位投资人向我分析这次收紧的不同,他表示,过去的历次调整基本都是针对某个行业,但这一次是整体性的,所以影响面特别广。他所在的机构有多个项目准备申报上市,但现在都不好说具体会怎么样,还要再看一看。
既然A股上市困难重重,转投海外上市又如何呢?
海外上市方面,港股继续保持低迷。10月份有5家中国企业在香港IPO,数量同比下降16.67%,环比下降28.57%。在港股走势持续疲软、流动性未见改善的情况下,港股IPO不太可能回暖。而且,港股IPO的难度也在事实上提升了很多,IPO的平均周期已经上升到超过450天,90%以上的企业都需要二次甚至多次递表。9月份上市的AI独角兽第四范式,一共递表四次,历时776天才完成上市。
赴美上市有可能成为接下来的一个亮点。随着通道重新打开,2023年10月有2家中国企业成功在美国IPO,另有6家拟赴美上市企业完成备案。不过,在美股IPO市场整体依旧低迷的情况下,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空间也很有限。另外,对于广大硬科技企业而言,赴美上市可能从来也不是一个选项。
简而言之,各大IPO通道现在是各有各的堵点。阔别多年之后,中国VC/PE们的IPO焦虑又回来了。遥记得两年前,有投资人跟我说,国家搞注册制绝不是用来给VC/PE退出的,言犹在耳。
创投基金去库存
有人形容中国创投市场的难题是“两头堵”,即募资难和退出难。前两年大家谈的最多的是募资难。现在募资依然难,但随着IPO“速冻”,摆在VC/PE机构面前的首要问题正在从募资变成退出。
最近,一家以早期为特色的VC机构合伙人告诉我,他现在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把有IPO可能性的存量项目送上市。他表示:“我们的存量项目里面,应该还有10%左右是有机会上市的,现在就要抓紧把它弄好,给它找一些上市的资源,有些老板还不着急的就多做做工作。”
而在投资端,尽管即将落地一只20亿的新基金,他却表示不急着投资:“按我们以前的速度,可能两年就投完了,现在就要一边投一边看,投个三四年。”
更早之前,我还听某家今年募了几十亿的白马基金的合伙人说过类似的话,他的说法是今年的任务是“去库存”,投资会适当收一收。
看来,眼下一级市场已经进入了“去库存”周期,在退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投资端很难活跃起来。
不过,对整个创投行业而言,这么多年的“库存”去起来谈何容易。
投中研究院统计了有VC/PE支持的企业上市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仅有10家有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实现上市,远低于9月份的25家。掐指稍一估算就能知道,这样的IPO数量对VC/PE们来说是完全不够的。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23年上半年VC/PE市场的投资案例数量同比下滑了30%,但仍多达4000余起。我们不妨保守一点,按“平均每个企业上市前融资3轮”、“10%的项目通过IPO退出”、“IPO企业中VC/PE的渗透率80%”的假设进行估算,也意味着每年至少要300多个IPO才能堪堪保持投-退的平衡。
IPO大爆炸之后,万亿资产堆积
有些自相矛盾的是,这些年创投行业的“库存”是随着IPO的暴增而同步增长起来的。
2020年以来,A股经历了持续3-4年时间的“IPO大爆炸”。2020年A股出现了396家企业成功上市的盛况,数量较上年翻了一倍,平均每天一个上市公司。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此后的2021年、2022年,每一年A股IPO的规模都创出历史新高。2022年A股IPO达428家,沪、深交易所包揽了全球IPO融资额的冠亚军。
2020年至今的三年多时间,A股新增了1600余上市公司,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IPO盛宴。IPO红利点燃了一级市场的热情,VC/PE们都本着“能上尽上”的原则,力劝被投企业尽快报材料;还有投资人吐槽,明明自己是A轮投资人,结果被迫投起了Pre-IPO。
虽然这三年创投市场也是各种“难”,但在IPO红利以及引导基金等因素的推动下,整个市场的规模出现了大幅增长。2020年-2022年,新设立的基金总认缴规模超过了13万亿人民币!尽管认缴并不等于实缴,这个数字也足够吓人。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新的问题也很快产生。尽管注册制之后IPO数量猛增,在一级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却产生了巨大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直接体现在了最后的减持环节。对创投基金而言,项目IPO并不等于退出,减持才是。早在IPO收紧之前,很多GP已经遇到了“减持难”。尤其是那些持股超过5%的创投基金,减持是困难重重。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22年一共有403家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实现上市,它们给VC/PE机构带来的账面退出回报达6613亿元。但据Choice数据,2022年A股重要股东减持规模总计仅为2553亿元,其中创投基金的减持规模肯定还要比这个数字更小。按这个数据,股票市场的减持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VC/PE的退出需求。
实际上,自科创板推出以来,这种不平衡已经持续了数年时间。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IPO带给VC/PE机构带来的账面退出回报总计大约是3.8万亿元。而同期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包括创投与非创投股东)减持规模总计只有约1.3万亿元。这两者之间有2.5万亿元的差额。
不同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尽一致,这些数字不能简单的直接比较。但它们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创投基金手中积压的、需要完成减持的股权是越来越多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当下全行业都在头疼DPI。而这种资产堆积才刚刚出现,其长期效应现在其实还没有完全显现。
由此也可见,创投基金退出难已经不仅仅是IPO节奏的问题了。归根结底,还得提升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参与意愿,“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作者:陶辉东
摘编: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