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里,有没有“邪修”?
你别说,还真有。正派修士讲究的是价值投资、长期持有,每天研究财报,跟打卡上班一样苦哈哈。而“邪修”,走的则是旁门左道,不求朝夕回报,专赌末日审判。
今天聊的这位,就是投资界的“邪修”祖师爷,人送外号“崩盘先生”的马克·斯皮茨纳格尔。这位大神画风清奇,别的基金经理都盼着市场天天涨,他倒好,天天盼着崩盘。
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战绩绝对“YYDS”。2015年“闪电崩盘”,他一天狂赚10亿美金;什么雷曼危机、新冠暴跌,别人哭天喊地,他却在开香槟。他的门派秘籍,就是师从《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专精一门“末日心法”——买别人不要的“尾部风险保护”。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跟给你的股票账号买意外险一样。平时每个月交点保费,看着钱打水漂,肉疼。但哪天真要爆个雷,别人一夜回到解放前,你这边保险公司直接赔你一个亿。骚不骚?
崩盘也要内卷?大神说先狂欢再算账
最近,这位“崩盘祖师爷”又出来布道了。他说,兄弟们,现在的市场啊,让我想起了1929年。
听到这话,韭菜们是不是吓得虎躯一震,赶紧打开软件准备清仓?别急,大神接下来的话,才是“邪”的关键。他说,现在不像1929年年底大崩盘前夕,更像是1929年年初——也就是“最后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这操作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告诉你前面是万丈深渊,一方面又暗示你,从这到悬崖边还有一段黄金赛道,风景不错,还能再蹦个迪。他预测,标普500指数还得再涨个20%,冲上8000点。
这就暴露了当下市场的集体心态:明明知道内卷到了极致,泡沫吹得天大,但谁也不想先下车。机构的股票仓位,已经加到了2007年金融危机前夜的水平;美国家庭的钱,冲进股市的比例比互联网泡沫时还疯。大家都在用行动诠释一句话:只要我跑得够快,崩盘就追不上我。
万物皆可“邪修”:省心还是烧心?
祖师爷为啥这么神神叨叨?
在他看来,美联储这些年搞的,本质上也是一种“邪修”。本来森林里有点小火苗,烧一烧,枯枝烂叶就没了,生态反而更健康。但官方非要当“救火队长”,一见火星就拿高压水枪去滋,结果呢?森林里堆满了几十年的干柴,就等一个烟头,来一场惊天动地的“烧烤派对”。

这跟我们生活里的“邪修”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邪修做饭”图的是省事,味道一般但能吃饱。“邪修”投资呢,可能就是图个省心,放弃思考,跟着大家一起冲。
但大神也说了,他的那套“末日心法”,普通人玩不来,成本太高。那我们这些凑热闹的怎么办?是现在就躺平离场,还是冲进去跟着蹦最后一曲?
祖师爷给出的答案,扎心了。他说:“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而是他们自己。”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市场本来就是个草台班子,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反复收割。你们之所以被割,不是因为市场太坏,而是因为你们又贪又怕。
质疑邪修,理解邪修,然后呢?
所以,怎么看待这位祖师爷的预言?
在经济上行期,人人都是股神,追求的是精致的“最优解”。而在经济下行预期强烈的今天,大家开始追求“凑合主义”,能捞一笔是一笔。这种“最后的狂欢”,何尝不是一种软阶层时代的适应策略?看透了深度内卷的本质,但又不想彻底放弃,于是用一种癫狂的姿态,去参与这最后的盛宴。
祖师爷的“邪修”,是看透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之后,选择在角落里默默给这个班子买了份巨额保险。而大多数人的“邪修”,则是在这个摇摇欲坠的台子上,假装音乐不会停,纵情地跳舞。
在看似癫狂的表象下,其实有一丝清醒;在狂欢的泡沫中,也夹杂着一点苦涩。
质疑祖师爷,理解祖师爷,最后成为……哦不,我们成不了祖师爷。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在这场注定要散场的派对里,少亏点钱,就已经算是修成正果了。毕竟,滑稽戏到了自己身上,总是有点笑不出来。